骨质疏松是缺“钙”等矿物质?这些食物助你科学补骨
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钙、磷、镁、锌等矿物质缺乏密切相关。钙是骨骼的“基石”,约99%的钙储存在骨骼中,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骨密度下降,增加骨折风险;磷与钙共同构成羟基磷灰石晶体,维持骨骼强度,磷失衡会干扰钙吸收;镁参与骨基质形成,缺镁会导致骨骼矿化不全,增加脆性;锌则是骨代谢的“催化剂”,缺乏会抑制骨细胞活性,延缓骨骼修复。
科学饮食是补骨关键:
高钙食物:每日饮用300ml牛奶或等量酸奶,搭配豆腐、豆浆等豆制品,可补充300-400mg钙;深绿色蔬菜如芥蓝、苋菜,每100克含钙量达150-200mg,且富含维生素K促进骨钙素羧化。
磷镁锌协同补充:瘦肉、鱼类、坚果(如南瓜籽、杏仁)可同时提供磷和镁;牡蛎、牛肉富含锌,建议每日摄入量分别为磷700mg、镁320-420mg、锌8-11mg。
维生素D促吸收:每周3次日晒,每次15分钟,或食用三文鱼、蛋黄,必要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制剂(如骨化三醇)。
饮食禁忌:需避免高盐、高糖、咖啡因及酒精摄入,这些物质会加速钙流失。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,结合负重运动,定期检测骨密度,科学守护骨骼健康。